
从狼烟烽火到飞鸽传信,再到如今的电子通信,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让通信的距离越来越远。去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团队和陆建华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将通信距离刷新至100公里光纤,创下世界纪录。
一般情况下,经典通信只确保信息的可靠传输,不负责通信的安全。这时,密码学派上用场,采用数学变换把要传输的信息打乱,使窃听者听不懂,进而保证通信的安全。龙桂鲁进一步解释:“而量子直接通信则在可靠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赋能安全特性,形成在噪声和窃听信道下的可靠和安全通信的新模式。也就是说,量子直接通信不仅要可靠地传输信息,而且还要使窃听者无法获得信息,保证信息安全。”
如何组建量子互联网
不过,目前可以使用经典密码和经典中继,来构造安全中继量子网络。安全中继是指经典密码保护下的经典中继,把量子直接通信和经典密码结合,用量子直接通信传输经典密码加密后的密文,这样在经典中继节点,信息受到经典密码的保护;在通信链路,信息得到量子的保护,从而为网络提供端对端的安全性。
龙桂鲁说,这个过程就是把信息用经典密码加密成密文,用量子直接通信传输大约100公里,到一个叫作“中继”的地方,把密文从量子信号变成经典信号,再转换成量子信号,用量子直接通信接力传送,这样继续下去,最后送给收信人。
“如果用传输文件来比喻,经典加密就是用暗号写信。”龙桂鲁说,量子直接通信就像一辆带封闭车厢的邮车,经典中继就是信件中转站。用封闭邮车传送暗号写的文件,随后在中转站转交给下一辆邮车。“在交接时,人们看到的只是暗号,不是文件内容本身。最后的接收人才能读懂暗号所代表的文件内容。”他说。
龙桂鲁等研究人员已经在实验室初步构建了安全中继的量子直接通信网络,从“一对一”通信发展到了多人“群聊”。今后可以利用经典安全中继组网技术,建设广域的确保端对端安全的安全中继量子网络,支撑多种应用。
“未来,我们要让技术走出实验室,在实际的光纤网络中进行测试和试用,不断优化改进技术。”龙桂鲁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国家铁路局: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
据国家铁路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
微软:全球超过10亿用户正在使用Windows,
感谢IT之家网友Coje_He的线索投递!,虽然微软很少提供有关...
618想换PC?这几款攀升DIY台式机福利满满,
618电商大促的战火已经燃起,想趁这个机会更换电脑、升级装备的小...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确定景海鹏四次飞天创纪录
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
农发行南和区支行创新“业务知识大讲堂”提升员工素
今年以来,农发行南和区支行结合支行ldquo;周四学习日rdqu...
奇瑞-PPG数字化色彩实验室正式揭牌:开创中国汽
5月27日,由奇瑞汽车与全球领先汽车涂料供应商PPG联合共建的数...